广告牌变 “炸弹”:七宝店招店牌的户外设施安全检测警示
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7-02 13:13:28

2025 年 6 月 22 日中午 12 时许,上海闵行区七宝老街突发惊险一幕。“小米淘淘” 商铺上方,传来一阵如撕裂般的巨响,只见橙色店招连带墙体毫无征兆地轰然坍塌。刹那间,玻璃碎片、水泥块以及金属框架,如雨点一般朝着人行道迅猛砸下。

这一区域涉及 5 间店铺的广告牌,像是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,接连发生垮塌。事故发生后,消防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迅速拉起警戒线,展开紧张救援与处置工作。幸运的是,当时正值降雨天气,街道上行人较为稀少,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并未酿成人员伤亡的悲剧。

经后续调查发现,这块用于广告展示的招牌,在搭建时混合使用了彩钢板与木质框架,本身就存在极大的结构缺陷。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中,广告牌早已隐患重重,墙体出现裂缝,金属部件因氧化严重锈蚀,木材也在潮湿环境下腐朽不堪。

而连续的降雨天气,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雨水不断渗入固定件的缝隙,进一步削弱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,最终导致这场城市上空的 “坠落危机” 爆发。

在岁月的侵蚀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,它们逐渐成为高悬在市民头顶的 “定时炸弹”,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严重事故。

事故根源,广告设施为何频频坠落

七宝老街坍塌的广告牌,充分暴露出其典型的结构缺陷。在搭建时采用的彩钢板与木质框架混合结构,在潮湿环境中,加速了材料的劣化进程。

金属构件一旦发生锈蚀,其强度会大幅降低;木材腐朽后,承重能力也会持续衰减。而连续降雨使得雨水大量渗入固定件缝隙,不仅会导致固定件生锈,还会让连接部位的摩擦力减小,进一步破坏结构的稳定性。

这种 “材料 - 环境 - 维护” 三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失效模式,如今已成为户外广告牌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。


钢结构广告牌检测


从力学专业角度深入剖析,广告牌结构失效往往起始于关键连接点。以东莞在 2023 年开展的检测数据为例,令人震惊的是,高达 38% 的广告牌存在螺栓松动问题,在某一商圈甚至出现了极端情况,30% 的锚栓竟然缺失不见。

同时,42% 的钢结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锈蚀,尤其是在沿海区域,由于空气湿度大、盐分高,钢结构年锈蚀速率高达 0.25 毫米 / 年。当台风 “苏拉” 过境时,相关数据显示,67% 的广告牌倒塌事故,直接原因就是连接件失效,无法承受强风带来的巨大外力。

除了结构方面的隐患,广告牌的电气系统同样暗藏致命风险。对于那些动态展示的广告牌而言,线路长期使用后容易老化,绝缘性能下降,一旦发生短路,极有可能引发火灾,这类因电气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,在广告牌事故总量中占比高达 23%。此外,电气系统中的接地电阻超标(按照规范要求,接地电阻应≤4Ω)、漏电保护装置失效(正常情况下,动作时间应≤0.1 秒)等问题,在雨天时会使广告牌瞬间变成 “隐形电击陷阱”,行人一旦不慎触碰,后果不堪设想。


钢结构广告牌检测


技术防线,专业检测如何锁定隐患

为了有效防范广告牌坠落风险,早在 2021 年,上海市便出台了《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安全检测规范》,构建起一套科学且严密的检测体系。该规范将检测内容细致划分为六大类,全面涵盖基础、结构、连接、面板、防腐、电气等多个关键维度。针对独立式、墙面式、屋顶式等不同类型的广告牌,明确规定了 “必检” 与 “专项检测” 项目,确保检测工作的针对性和全面性。

定期检测所投入的资金与时间,与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相比,从来都不是一个等价的算式。前者付出的是有限的资源,而后者可能押上的,却是无法挽回的宝贵生命。城市管理者、广告牌设置者以及每一位市民,都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,共同努力,为城市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。

下一篇:没有了!